“全國共有228家鋼鐵企業6.1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重點區域的28家鋼鐵企業(3.3億噸粗鋼產能,占重點區域總產能的60%)正在開展評估監測工作。”9月26日,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在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上指出,“落實差異化管理政策,能夠起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重要作用,促進產業升級、技術進步、高質量發展,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鋼鐵行業三大減排措施成效超預期
劉炳江表示,“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為改善全國空氣質量做出了突出貢獻,大氣污染防治取得積極成效。雖然鋼鐵產量遠超規劃目標,粗鋼產量逐年增長,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也超出預期,但由于行業三大減排措施成效超預期,抵消了鋼鐵增量的影響,實現了“增產不增污”。
第一,化解過剩產能超預期。根據國發〔2016〕6號文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鋼鐵行業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基礎上,壓減粗鋼產能1億噸~1.5億噸。目前,鋼鐵行業已經實現了上限目標。2017年,行業出清1.4億噸“地條鋼”,整體扭虧為盈,經營狀況由2015年的普遍虧損轉為普遍盈利。
第二,工藝過程減排超預期。首先,電爐短流程煉鋼工藝迅速發展,具體表現為電弧爐煉鋼產能大幅增長、鋼結構建筑得到大力推廣、進口廢鋼政策得到調整等。其次,長流程煉鋼工藝技術難點實現突破,具體表現為加熱爐和熱風爐低氮燃燒改造實現重點區域大規模應用等。
第三,超低排放改造進展超預期。劉炳江介紹,全國共有228家鋼鐵企業6.1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重點區域的28家鋼鐵企業(3.3億噸粗鋼產能,占重點區域總產能的60%)正在開展評估監測工作。首鋼、太鋼、河鋼、安鋼、建龍等鋼鐵企業下屬單位均在開展評估監測工作。
推進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必須堅持以質量為核心
2019年4月28日,生態環境部等5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明確了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的具體任務和目標,要求鋼鐵企業把超低排放改造貫穿于全工序、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并形成企業理念和生產習慣。劉炳江對此提出3點建議:
第一,要高質量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力求“四真”。
首先,企業領導“真重視”。要把超低排放治理工作作為整體生產設備的組合部分同等考核、投入、運營、維護,而不是作為“輔助設施”或“迎檢設備”;技術人員要將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真實情況及時報告給決策者,企業領導人要對各種技術、各種參數倒背如流。
其次,資金“真投入”。堅決杜絕最低價中標,嚴禁“豆腐渣”環保工程。
再次,實施“真工程”。鋼鐵企業應選擇成熟適用的技術路線,選擇有業績、有信用的專業公司進行超低排放改造,避免走彎路。
最后,管理水平“真提升”。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要重視全方面的提升。治理工程是“硬件”,管理水平是“軟件”,只有“軟硬件”都做好才能做到長期穩定超低排放。
第二,要點線面全流程控制,力求補短板。
劉炳江直言,當前,在無組織排放治理、清潔運輸、環境管理、有組織排放口煙氣在線監測設施運營維護和采樣口設置等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此外,部分企業未按照可行性技術指南實施改造,有一些不規范的行為。例如,治理工程設備減配(活性炭脫硫脫硝設施省去換熱器、除塵器省去煙氣均布裝置等)。同時,對監測監控體系的建立健全不重視。比如,全廠的DCS(集散控制系統)、CEMS(煙氣在線監測系統)、無組織排放集中控制系統、門禁和運輸管理系統未按照評估監測技術指南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他認為,鋼鐵企業環境保護制度設計亟待完善,應修訂《鋼鐵工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將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各個環節的環境保護要求納入其中;增加清潔運輸要求,將鐵路專用線建設納入其中,并作為強制性要求執行。
第三,要做好評估監測工作,力求貨真價實。
鋼鐵企業是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的責任主體,對評估監測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評估監測是企業自行監測的一部分,是自證達到超低排放的重要依據,也是自我診斷、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徑。完成改造后,企業應邀請水平高、能力強的專家和機構幫忙把關補漏。”劉炳江指出。
他進一步指出,當前在評估監測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對有組織監測過程進行人為干擾。個別企業發現監測數據達不到超低排放要求,就調整工況、降低負荷、更換原燃料進行監測,甚至采取一些措施干擾監測數據。二是委托沒有資質、報價低廉的監測機構評估監測。三是企業無法自證清白,未實現無組織排放源清單全覆蓋,無組織排放集中控制系統數據接入量太少,無法實現對無組織排放的集中有效監控,存在大量監管上的漏洞。
對改造效果不同的企業
實施差異化管理政策
劉炳江提出,應對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效果不同的企業實施差異化管理政策。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稅收方面,為企業提供環保稅收優惠、環保專用設備購置稅優惠。
第二,在重污染天氣應對期間,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清潔運輸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鋼鐵企業不停產、不限產,而未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應根據改造進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應急減排措施。
第三,在價格方面,對改造進度不同的企業實施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劉炳江介紹,目前,山東、河南、河北等省已經實施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江蘇等省正在研究制訂相關政策。
他進一步提出,要對超低排放企業進行有效監管、長效監管;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的企業,通過鋼協、《中國冶金報》等平臺進行公示,并納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超低排放企業清單,實施動態管理;同時,市級以上生態環境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雙隨機”(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檢查。
劉炳江建議,對不能穩定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應視情況取消相關優惠政策,重污染天氣應急績效評級降級處理,并向社會通報,實現“良幣驅逐劣幣”。
“鋼鐵行業推進超低排放改造是推動行業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在這一方面,我們始終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我們有信心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鋼鐵清潔生產體系。”劉炳江強調。